学校档案是记录我们在校期间整体成长历程的重要资料,涵盖了我们的成绩单、奖惩记录、身体检查单及毕业名单等内容,能够全面反映我们的政治面貌,因此具有极高的价值。学籍档案在我们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同样扮演着关键角色。如果学籍档案遗失或变为“死档”,那么在工作中许多手续将无法顺利进行。毕竟,学籍档案在我们毕业后转化为人事档案,成为我们进入工作单位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毕业后如何补办学籍档案?
1. 联系毕业学校:首先,需前往毕业学校的学籍管理处,核实档案记录,确认档案是否已被高中或招生办提取。如果高中档案未被提取,则可直接联系曾就读的高中以调取档案。如果档案已被提取但现已遗失,则需向曾就读的高中班主任说明情况,并在老师的协助下,根据档案内容重新补办。
2. 办理补办手续:在补办档案时,需要到当地的人事局和毕业高校分别申请开具档案补办手续证明。携带该证明以及个人的毕业证、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前往学校,工作人员会协助查询、复印和登记相关学籍资料。
3. 完成补办:准备好所有资料后,提交给学校进行盖章,档案管理人员将对其进行密封、登记和录入,至此学籍档案的补办工作就完成了。
档案丢失对学生的影响
普通学校会保留“学籍档案”,这是学生毕业后就业所需的人事档案及职称评定等相关事务所必需的文件。在学籍档案转为人事档案后,许多大学生会妥善保存人事档案,因为它将影响工龄的计算,进而影响养老金的领取。许多毕业生在找工作后未能及时办理就业手续,几年后仍未完成毕业手续,这将对他们的工资、工龄和退休金计算产生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