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在离校后,务必关注个人档案的流向。若毕业后出现个人档案遗失的情况,不仅会对个人造成一定影响,还会危及档案本身的安全,甚至可能影响正常的工作与生活。
毕业多年后,如何查找档案?
先向毕业院校查询:毕业生在毕业时享有两年的自主择业期,在此期间,学校会免费保管学籍档案。若两年期限已满,学校会将学籍档案默认转移至毕业生户籍地的人才交流中心。因此,先向毕业院校查询,可大致了解学籍档案当年的流转方向。
向工作单位查询:若毕业时签订的用人单位具备档案保管权限,个人档案会存放在该单位的人事部;若用人单位不具备档案保管权限,其会将档案存放于当地的人才交流中心。人才交流中心作为国家机关,档案存放于此具有安全性保障。
向户籍地查询:若毕业后未参加工作,属于自由职业者,档案会自动存放在户籍地的人才交流中心。这样做是为了保障档案的安全并方便管理,若日后有到外地发展的打算,只需凭借调档函即可办理相关手续,便捷高效。
向留学服务中心查询:许多毕业生有出国深造经历,其学籍档案会随之转移至海外留学服务中心,这有助于保障档案的安全性与真实性。
毕业多年后档案遗失如何补办?
可先致电当地人才交流中心,咨询补办所需资料,避免因资料不全影响补办进程,随后开具档案遗失证明。
携带身份证前往毕业院校,与相关负责人协商沟通,开具介绍信,并填写学籍档案所需资料,如学籍表、入学登记表、成绩单等。
对于高中和大学学籍档案,需持学籍档案补办手续证明返回曾就读的学校,查询、复印并登记补办该时期的学籍资料。档案封口后,将其与高校学籍档案一并交至人事局,办理并档和归档手续。补办完成后,可将档案存放在具备资质的服务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