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同学在刚毕业时,可能并未关注自己档案的流向。即便在辅导员的帮助下了解了档案的去向,也可能没有实地核实档案是否已被顺利接收。这种情况极易引发问题,其中最常见的是,在需要使用档案时,因无法找到档案位置而影响工作。或许当大家看到这篇文章时,问题已经出现,既然如此,就必须想办法解决,那么究竟该如何解决呢?
毕业后学校把档案放到哪了能查询吗?
毕业后,部分学校会将档案交由学生自行保管,不再代为保存。很多学生由于不了解档案的重要性,认为其无关紧要,可能会将档案一直留在自己手中,且不办理存档手续。因此,不少人的档案处于自持状态。自持的档案无法及时更新,时间一长还容易沦为死档。死档不具备法律效力,如需使用,还需重新激活。此外,档案作为个人重要凭证,由个人自持会使其真实性难以得到保证,许多用人单位均不接受自持档案。所以,档案若由个人持有,应及时办理存档手续。
还有一种情况是,毕业后学校会代为保存档案,最长保存期限为两年。若学生在两年内未找到工作,学校会在两年期满后,将档案转至学生户籍所在地的人才中心或人才市场。
毕业后顺利就业的同学,学校会根据其工作单位是否具备人事接收权限来转交档案。若工作单位有人事接收权限,学校会将档案转至该单位的人事处;若工作单位无此权限,则会将档案转至工作单位所在地的人才中心或学生户籍所在地的人才中心。
另外,部分学校会根据学生所从事的职业,将档案转至教育局或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
在了解了档案大致的存放地址后,该如何查询呢?
可以联系学校的辅导员。辅导员大多知晓档案是否仍在学校,即便档案已不在学校,也可以通过查询档案转接记录,找到档案的去向。
可前往人才中心或人才市场查询。可以在网上搜索相应区或市的人才中心官网,若官网开通了查询功能,可直接在线查询;若未开通,则需找到工作人员的联系电话,通过电话进行查询。
若档案可能在工作单位,可直接到公司的人事处,请相关同事协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