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位党员都隶属于一个特定的党支部。当因为工作、学习或生活等原因离开原有的党组织时,党员需要将自己的组织关系转移至新所在地区或单位的党组织,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党员组织关系转移。那么,党员为何要及时进行组织关系转移?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转移?又该如何办理?如果遇到特殊情况,又该如何应对?
工作岗位是党员岗位,党组织关系需要转到单位嘛
党员的工作岗位即为其党员身份的体现,因此其组织关系应当转至所在单位。根据中共中央组织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员组织关系管理的意见》,凡是党员所去的单位已建立党组织的,必须将党员的组织关系转移至该单位的党组织;如果单位尚未建立党组织,则应将组织关系转移至单位所在地或居住地的党组织,也可以选择转移至行业主管部门的党组织,或是县级及以上政府人事(劳动)部门下属的人才(劳动)服务机构的党组织。根据通知要求,党员的组织关系应与其工作单位,即劳动合同签署方保持一致。
接转组织关系的重要性是什么
接转组织关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党员组织关系管理是党员管理的一项核心内容,也是党组织的一项重要工作。认真处理党员的组织关系转移,能够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构建严密的党组织,增强党员的党性意识和组织观念,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这对于党员自身的切身利益也至关重要。
党员组织关系的转接历来是中央巡视和党建专项检查的重点之一。为加强这项工作,中央先后发布了两项重要通知。2004年,中组部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员组织关系管理的意见》,明确要求党员流动时必须及时办理组织关系的转移。2016年,中组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组织关系集中排查工作,并发布了《关于做好与党组织失去联系党员规范管理和组织处置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对于长期与党组织失去联系、不参与组织生活、不履行党员义务的党员,原党组织可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因此,及时转接党组织关系不仅是落实中央和集团要求的重要举措,更与每位党员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在职党员如果未能及时办理组织关系转移,将无法参加组织生活,接受教育、管理和监督,甚至可能沦为“口袋党员”、“隐形党员”或“失联党员”,最终导致原党组织对其采取停止党籍或除名的处理。即使此后联系原党组织补办转移手续,因时间过长而导致原党组织撤销或入党材料遗失等原因,可能会面临无法办理的困境,甚至无法确认党员身份。
退休后,党员将组织关系转移至社区所在的街道党组织,能够更方便地参与社区和街道组织的各项活动,使退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