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作为国家机密文件,原则上应始终保持密封状态。如需查阅档案资料,例如在政审等特定情形下,必须由具备专业资质的档案管理人员在指定场所开启档案袋。查阅工作完成后,应确保档案材料完整无缺,并及时重新封装。
密封拆开的档案应该去哪里
档案密封被拆后,首先需对档案内资料完整性进行核验。若档案材料齐全,档案所有者可携带本人身份证、毕业证等相关证明材料,前往具备档案管理权限的机构提交审核申请。经工作人员审核确认无误后,将对拆开的档案进行重新密封并加盖公章。
若发现档案材料存在缺失,则需启动补办程序。其中,学籍材料应向原就读学校申请补办,工作材料需联系原工作单位办理。需特别注意的是,所有补办材料均须加盖相关单位公章方为有效。待材料补办完成后,档案所有者应携带补全的材料及拆开的档案,前往人才中心按照规定流程办理档案密封手续。
档案密封完成后,应及时办理存档手续。未按规定存档的档案将被视为失效档案,无法正常使用。因此,务必妥善处理档案相关事宜,以免对后续使用造成不利影响。
激活后的档案应该放在哪里保管
档案保管机构的选择应充分结合个人实际情况,避免盲目选择。档案保管不仅要确保其有效性,还需考虑使用的便利性,不当的保管方式可能影响档案正常使用。
灵活就业人员可选择将档案保管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或其他具有档案管理资质的机构,如人才服务机构、街道办事处等。此类保管方式有助于档案材料的及时更新,并保障档案在使用过程中的便捷性。
在职人员的档案保管可选择范围更为广泛。通常情况下,可通过咨询同事等方式了解合适的保管途径。若工作单位具备档案保管权限,可将档案存放于单位档案管理部门;若单位无保管权限,则可选择将档案存放在工作单位所在地的人才市场,以确保档案保管合规、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