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离校后,其档案信息初始阶段通常由毕业院校负责管理,此期间一般不会产生管理问题。然而,随着择业期临近结束,众多毕业生急于将档案转移至其他合适机构进行托管。在此过程中,若不了解正确的档案存档方式,部分毕业生可能会选择自行保管学籍档案,甚至认为这种方式便于管理。但实际上,这种错误的档案保管方式极易导致档案材料缺失或损毁,不仅无法为后续办理各类人事手续提供有效支持,反而会因档案失效带来诸多困扰。一旦出现此类情况,需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对自持档案进行激活,并重新开具调档函完成档案转移,方能将档案妥善托管至具备人事档案管理权限的机构。
档案在自己手里需要激活嘛,流程是什么
目前,我国虽尚未明确规定档案自持多久会导致档案失效,但档案自持属于无效档案状态这一事实确凿无疑。根据《档案法》及相关档案管理法规,档案的存储与转递必须由具备人事档案管理权限的机构操作执行,任何私营单位及个人均不具备档案管理和转递资质。若违反上述规定,档案将被认定为失效档案,致使后续诸多人事手续无法正常办理。
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往往在实际事务办理过程中得以凸显。例如,在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招聘、职称评审、工龄认定等关键环节,档案均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实际案例中,曾有人员因档案失效导致政审环节未能通过,从而错失公务员录用机会。该人员事后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完成档案激活与重新托管,最终在后续招录中成功通过审核并被录用。这充分说明,规范的档案管理对个人职业发展及重要事项办理影响深远,切不可忽视。
档案激活流程如下
若档案处于自持失效状态,恢复其有效性的唯一途径是办理档案激活手续,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首先需对档案内所有材料进行全面细致的清点核对,确保档案材料无缺失、无遗漏。
提交档案激活申请:在确认档案材料完整后,向毕业院校或现工作单位(若已落实工作单位且单位具备档案管理权限)提交档案激活申请,详细说明档案失效的具体时间及原因。
在顺利完成前两个步骤的基础上,依据相关机构要求完成档案激活手续。一般而言,若前两步工作准备充分、材料齐全,档案激活流程可顺利完成。
激活个人档案只能本人办理吗
按照档案管理机构规定的激活流程及要求,准备齐全相关证明材料并提交申请。正规的档案管理机构通常会受理符合规定的激活申请。若申请被拒,申请人应及时检查提交材料是否完整、信息填写是否准确无误,待整改完善后可再次提交申请。
若个人办理过程中遭遇困难或因特殊原因无法自行完成档案激活,可委托具备资质的人事代理机构代为办理。人事代理机构将按照相关规定完成档案激活及向人才服务中心的转移托管工作,申请人需支付相应服务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