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档案开封后,需委托具备人事档案管理权限的机关或机构(如人才服务中心、各级院校等),对档案内材料的完整性与真实性进行核查,确认材料未被篡改。若核查发现材料缺失,须按规定流程及时补办;待所有材料经核实无误后,方可由该机构对档案进行重新密封,并加盖公章,确保档案效力。
特别提醒:个人档案严禁由个人自行保管,必须存放在具备保管资质的人才服务中心等机构。若档案由个人持有,将视为无效档案,影响后续使用(如升学、就业、政审等)。
个人档案开封后的重新密封流程
个人档案一旦被私自拆开,其原有效力即刻失效,需按以下流程完成重新密封,恢复档案效力:
材料审核阶段
需联系本人毕业院校、原工作单位,或委托具备档案管理资质的专业机构,对档案内所有材料进行全面审核。审核内容包括材料的真实性(如学历证明、工作经历材料是否真实有效)、完整性(如是否存在关键材料缺失),审核过程中需详细记录发现的问题,为后续处理提供依据。
问题处理与材料补办阶段
针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如材料丢失、遗漏),需先向相关责任单位(如毕业院校的档案管理部门、原工作单位的人事部门)咨询具体补办要求与流程,再提交书面补办申请,并携带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如身份证、毕业证等),按规定流程完成材料补办,确保档案材料完整无缺。
档案重新密封阶段
待档案材料经再次核实,确认完整、真实后,由毕业院校档案管理部门的负责老师,或具备资质的机构工作人员,对档案进行重新密封,并在密封处签字、加盖单位公章,确保密封后的档案无法被私自拆开,保障档案效力。
档案存放阶段
档案重新密封后,需通过机要通信通道(严禁个人自行携带或通过普通快递寄送),将档案转递至具备保管资质的机构(如户籍所在地档案管理部门、工作单位档案管理部门、人才服务中心等)进行存放,完成整个流程。
个人档案存放在哪里
为避免档案再次出现私自开封、丢失等问题,需选择具备保管资质的机构存放档案,确保档案安全与效力,具体存放渠道如下:
户籍所在地档案管理部门
若未就业、灵活就业,或暂无固定工作单位,可将档案存放在本人户籍所在地的区(县)级档案管理部门,该渠道适用于大部分无固定就业单位的人员,存放流程简便,且便于后续调档。
工作单位档案管理部门
若毕业后已就业,且所在工作单位具备档案管理资质(如机关事业单位、大型国有企业等),可将档案直接存放在单位内部的档案管理部门,由单位统一保管,方便后续工作调动、职称评定等手续办理。
人才服务中心
若毕业后就业单位不具备档案保管资质(如民营企业、外资企业),或选择自主创业、自由职业,可将档案存放在工作所在地或户籍所在地的人才服务中心。后续若更换工作单位,或需将档案转至其他地区,可通过开具调档函的方式,由人才服务中心直接完成档案转递,无需个人经手,保障档案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