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是个人身份、学历、资历等方面的重要证据。一般情况下,全日制大学生毕业后,档案不会交到个人手上。对于高校毕业未就业的毕业生来说,毕业生档案一般由学校直接寄回原户籍所在地的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
档案长期在自己手里怎么办
如果个人手中保存档案超过两年以上,一般意义上已经失效,需要重新建档。如果档案仍处于密封状态且完整保存,可以尝试联系原存档单位重新办理转递手续或者联系人才机构进行存档。但一旦档案在个人手中被开封,档案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就无法保证,也没有地方可以接收,只能重新建档,非常麻烦。
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方式是联系当地人才中心,现在档案托管一般是免费的,可以咨询他们需要哪些证明文件。而且实际上,除了进入国企和事业单位外,档案在现在的就业中并没有太大的作用。只有参加公务员、教师或政审等特定岗位才可能会受到影响。至于网上所说的影响退休问题,92年以前的退休人员因为没有电子档案、电子社保缴费记录等,必须要有档案作为工龄的证明,而92年以后参加工作的人都有社保电子缴费记录,退休没有问题。但是,档案必须放在有托管资质的地方保管,如果能放在那里就放一放,如果实在无法放置,也不用过分担心。
可以确定的是,这个问题是可以解决的。最好是从户籍地人才激活档案,因为档案的流通是有痕迹的,档案首先到达的地点应该是户籍地人才,然后才能流转到外省。直接送到外省,对于档案的流转逻辑是行不通的。档案激活后,补充相关材料,就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流转了。
如果档案在个人手中,会有以下影响:
1. 如果档案不经过专业的保管,就无法根据个人的学习和工作情况更新档案内容。此外,也可能因为疏于管理而导致档案丢失或损坏的问题。如果需要重新补办档案或激活死亡档案,还需要原工作单位和毕业学校提供证明,非常麻烦。
2. 即使档案妥善保管,如果个人持有时间超过两年,也会被视为死档。必须办理死档激活手续才能正常使用。因此,强烈建议大家不要为了一时的方便而忽略档案的保管事宜,档案放在个人手中对将来的工作和生活都会带来许多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