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通常我们在学校能够获得的唯一文件是毕业证。虽然有时可能还会有其他材料,但一般不会是档案袋。不过,确实有些人会遇到毕业后直接拿到个人档案的情况,这种情况算不算正常呢?
毕业后如果学校将档案交给个人该怎么办呢?
1. 当我们毕业时,如果尚未找到合适的工作,那么在接下来的两年内会享有择业期。在这个期间内,如果未能进行档案的托管,仍可在择业期结束后按非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的流程激活档案。
2. 如果档案长期存放在人事交流中心超过五年且未作处理,导致档案变成“死档”,我们只需补交代管费用,并前往人事交流中心办理相关手续。此时,务必确保将档案继续存放,这样才能算作成功激活。
3. 如果档案一直在个人手中并因此变成死档,我们应当尽快联系人才市场,咨询激活档案的流程及所需材料。如果不慎拆开档案,激活过程会变得极其复杂。我们需要前往相关部门对档案材料进行审核,如有材料缺失,必须补齐后才能办理激活手续。
档案应该存放在哪里比较好呢?
1. 将档案保存在户口所在地的人才交流中心,可以在工作后方便转档。
2. 如果暂未找到理想工作或准备再次考试,可以将档案留在学校。但如果两年内仍没找到工作,学校将会把档案退回至原籍。
3. 保存到人才市场有助于计算工龄及解决落户问题。
4. 如果所在单位有权管理档案,可将其存放在单位,这样在转正、定级、社保和养老金办理方面会更加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