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企事业单位任职的离职人员,在办理离职手续前,务必妥善处理个人档案的转移事宜。此外,因特定原因需将档案从原存档机构转至其他地方的流动人员,同样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办理档案转移手续。由此可见,个人档案的合规转移是一项关键工作。
离职后档案不能放在自己手里,怎么办理转递
离职后,人事档案需进行转递,且严禁由个人自行保管。因此,离职人员应及时确定新的档案接收机构。若已落实新工作单位,且该单位为国企或具备档案管理权限的事业单位,可通过原单位以公对公的方式将个人档案直接调转到新单位。若离职后暂无新单位托管档案,以自由职业者身份从业的人员,通常应将个人档案托管至户籍所在地或工作所在地的人才服务中心。
无论个人身份如何,都应高度重视人事档案的妥善管理。若个人档案长期由本人持有,将对后续工作中的职称评定、干部身份认定以及工龄认定等事项产生不利影响。为充分发挥档案的作用,建议及时将个人档案存放至人才服务中心;如存在异地存档需求,亦可委托具备资质的第三方人事代理机构办理相关业务。
需特别强调的是,档案存放必须严格遵循相关规定。档案一旦被个人拆封或因长期自持导致成为 “死档”,尤其是已拆封的档案,将失去效力,需重新进行封存与激活后方可继续使用。
档案文件资料具有重要价值,用人单位在进行人事考察时,需对个人档案进行严格审查,以评估员工能力,同时档案也是政审的必备材料。若个人无档案或档案处于异常状态,将对职称评定、转正定级、工龄认定、报考公务员及研究生等事项造成阻碍。因此,务必尽快办理档案托管手续。
对于个人自持的档案,应确保文件的完整性与真实性。档案一旦被拆封,任何单位均不予接收。若发生此类情况,需对档案内资料出具无修改、真实有效的证明,经重新封档后,方可申请激活。
辞职后档案自持的处理办法
辞职后,应立即将个人档案存放至具备档案管理资质的单位,如工作所在地人才服务中心、户籍所在地人才服务中心;若新单位具备档案管理权限,可直接将档案存放到新单位。务必牢记,档案不可由个人自行保管。
若辞职后不慎将档案留在个人手中,可采取以下处理措施:首先,检查档案是否存在材料缺失情况,以及自持时间是否过长。若档案完好且自持时间较短,可联系原工作单位,尝试通过公对公的方式将档案寄送至人才服务中心。若档案已成为自持死档,即缺少档案转递手续,需补齐相关手续并进行死档激活。可通过委托专业的第三方档案服务机构办理,也可根据当地人才服务中心关于死档激活的具体要求,自行办理相关手续。
综上所述,辞职后严禁将档案置于个人手中。若已发生此类情况,可按照上述方法妥善处理。希望本说明内容能为相关人员提供有益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