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个人档案是非常重要的材料。在毕业后,若能及时按照相关政策妥善管理和存放档案,将对未来的求职和晋升产生重大影响。因此,今天我们来一起探讨大学生毕业后如何妥善存放档案的问题。
大学毕业生档案的存放地点
1. 已正式就业的毕业生
如果就业单位(如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或公务员单位)具备档案接收权,毕业生的档案将由学校通过EMS直接寄送至该单位的人事部门。
若就业单位不具备档案接收权,但已在人才市场或人才交流中心办理了档案挂靠,毕业生需提供相关接收函,学校将档案转寄至该单位的人才市场或人才交流中心。
对于未在人才市场或人才交流中心办理档案挂靠的单位(如中小型私营企业等),学校会将档案寄送至生源地或户籍所在地的教育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或人力资源服务中心。
2. 待就业毕业生
对于尚未确定就业单位的毕业生,档案可托管至xx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省就业中心”),或直接寄送至生源地的人事部门。
毕业档案转递时的注意事项
确认人事主管权
在未确认用人单位是否具有人事主管权之前,不应将档案直接转入该单位,而应将其寄送至该单位所在地的人才交流中心。没有档案管理权的单位无法接收档案,部分单位甚至可能导致档案丢失或被扣留。
明确用人单位性质
需详细了解用人单位的性质。如果是国家机关、国有事业单位或国有企业,这些单位或其上级主管单位通常具有人事管理权,可以接收档案。而其他类型的非公有企业或民营机构则没有人事管理权,档案需通过人才交流中心进行接收。
了解档案转递流程
档案转递有明确的程序。在离校之前,最好确认档案将在何时、何地转递。当前,负责学生分配的单位种类繁多,包括人事局、人才交流中心、教育局及专门的分配办公室等。由于档案的转入转出较为复杂,建议尽量做到一次性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