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档案的建立始于我们初中时期,但通常情况下,我们并没有机会接触到这些档案。转移个人档案的必要性使得我们对其具体作用和处理方式知之甚少。实际上,在大学毕业时,我们必须妥善处理个人档案,因为它对我们的生活和职业发展至关重要。如果不及时妥善存放或处理,个人档案可能会变成无效档案,从而对未来的职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为什么档案不能自己携带?
1. 相关规定
个人档案是人才管理的重要工具,专门的机构负责档案的管理。由于档案具有特殊的机密性,法律规定不允许个人自行携带档案。
2. 自行携带档案的潜在问题
自行携带档案可能会引发多种问题,例如:
死档问题:如果档案在个人手中保存超过两年,将被视为死档,变成无效档案。
损坏风险:在保存过程中,档案可能会被拆解或损坏,这将导致相关部门拒绝接收,无法确认档案的真实性。
丢失风险:个人手中保存的档案容易丢失,一旦遗失,补办过程非常繁琐,可能对个人造成负面影响。
如何转递档案?
根据《中共中央组织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财政部 国家邮政局 国家档案局关于印发〈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规定〉的通知》(人社部发〔2021〕112号)的规定,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转递必须通过机要通信、专人送取或邮政特快专递等方式进行。对于曾担任党政领导干部、机关公务员或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工勤人员除外)、国有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和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以及军队文职人员的人事档案,必须采用机要通信或专人送取的方式进行转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