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毕业生在离校后可能会面临找不到理想工作的困境,而对于档案的去向也常常没有明确的答案。其实,大家不必过于担忧。如果没有时间或不确定档案的存放地点,可以选择将其直接交由学校保管。这种方式简单有效。当然,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档案的存放方式也会有所差异。那么,大学生毕业后应该如何妥善保存自己的档案呢?
如果毕业后将档案保留在自己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不利影响
首先,如果档案在自己手中保存的时间过长,超过两年后,档案将被视为“死档”,这会对很多事情产生影响。
1. 政审受影响:档案变成死档后,会对政审产生影响。如果你计划继续深造、考研或报考公务员,档案将是参与政审的重要材料,审查人员会检查档案的完整性和密封性。如果档案一直由自己保管,将会对这些事情造成负面影响。
2. 个人经历无法记录:如果档案一直在自己手中,就无法继续记录个人经历。即使未来激活档案,里面的记录也会因为缺失而不完整。
3. 退休相关信息缺失:档案中记录了许多与退休相关的重要信息,例如工龄计算和社保缴纳情况,这些都与退休后的福利息息相关。
大学毕业后该如何合理存放档案呢?
1. 存放在学校:首先,档案可以选择存放在学校。这种方式适合那些毕业后尚未找到合适工作的学生。如果你希望再观察一下其他职位,可以暂时将档案留在学校,待找到工作后再转出。不过,通常情况下需要提前向辅导员提出申请。
2. 存放在人社局或人才交流中心:其次,档案可以存放在人社局或人才交流中心。这种方式适合那些毕业后已找到合适工作,但工作单位无法为其保管档案的人员。将档案存放在人社局的好处在于其稳定性,但这也需要你的工作在短期内保持相对稳定,因为人社局的档案转移手续相对繁琐。如果你的工作比较灵活多变,建议将档案存放在人才交流中心,这里的档案转移手续办理相对方便。
3. 存放在工作单位:最后,档案还可以存放在工作单位,但前提是该单位必须是具有档案管理权限的正式单位,例如编制公职单位。在进入这类单位之前,通常需要经过政审。如果顺利入职,人事部门会要求你将档案提交到他们那里进行统一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