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个人档案不应由本人自行保管,个人保管档案不仅会导致档案查阅困难,还会影响档案效力。根据我国档案管理相关规定,若档案由个人持有,即便未发生遗失,其法律效力也将视为无效。毕业生档案需遵循 “公对公” 原则,由毕业院校移交至具备资质的正规档案托管部门,方可确保档案正常发挥凭证、依据等功能。
一、档案拆封后的激活要求
档案一旦拆封,需立即启动激活流程,以保障后续正常使用。因档案拆封可能导致其真实性与保密性存疑,需将档案提交至专业工作人员进行审核。具体激活途径根据档案类型区分:
校籍档案:需移交至研究生院办理激活手续;
人事档案:需依托用人单位或当地人才市场完成激活操作。
二、档案审核与封存后的注意事项
在档案审核环节,经工作人员核查确认档案材料无异常后,档案将被重新密封。需特别注意的是,档案密封后并非完成全部激活流程,只有在档案顺利转移至合法合规的档案接收托管部门,并完成托管手续后,档案才算正式激活,具备完整法律效力。
三、档案材料损坏或丢失的处理方式
若在审核过程中发现档案内部分数据文档存在损坏、缺失等问题,需及时对问题材料进行补正处理。具体操作可咨询毕业院校研究生院相关老师,或联系用人单位,由其协助明确需补充材料的类型、格式及对应办理部门,按要求完成材料补正,确保档案材料的完整性与有效性。